close

       在一段不算長時間的賽鴿競翔歷史上,台灣的賽鴿運動已然成為世界的領導者。對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來說,台灣的這項運動是以榮譽、公平與競爭激烈而聞名於世的。一般說來,台灣鴿友是以認真、消息靈通、有見識與尊敬的態度去培育及訓練他們的賽鴿。但是因為所參加的比賽制度特別、競翔狀況相當困難、以及擁有強烈獲勝的企圖心,他們必須擁有、尋找或者是進口優秀的種鴿,以符合比賽所需。因為參與競翔的賽鴿數量龐大,致使比賽競爭也相當激烈。讓我們不禁要問,鴿主到底要找尋怎樣的賽鴿,才有能力去贏得這麼困難的光榮、榮耀與獎金。為了這榮譽與獎金,每一位鴿友都會有自己的一套選擇方式與想法。

        台灣只有幼鴿賽,有些比賽制度甚至規定,幼鴿必須以100天大的年紀參加比賽,所以台灣的鴿友需要強壯且早熟的鴿系與血統。這些早熟血統必須在先前就有幼鴿入賞的記錄,這些幼鴿在三個月大時,不只必須顯現出它們身體的早熟,更重要的是它們還必須在歸巢心理上發育成熟。它們必定要是非常聰明,並且擁有定向、歸巢以及導航等能力。

        這種心理成熟與聰明度的要求,常常在鴿友選配種鴿的時候被忽略遺忘。許多賽鴿在外觀上看起來還不錯,然而卻是那些在外觀看不見的內在心理因素,決定鴿友是否能夠在比賽那天贏得勝利。而歸巢能力是我們必須重視的第一項要件,賽鴿必須要有這樣的能力引導並修正朝向鴿舍的飛行方向。聰明的賽鴿可以容易且毫無疑問地找到回家的方向,即使飛行途中遭遇到不同狀況的天氣,它們也能夠克服。

        這類血系的賽鴿,幼鴿時它們的翔距在300-350英里,大約是487-568公里;當它們一歲大的時候,翔距可以到達500英里,大約是812公里。這樣的賽鴿,表現出的特質就是在身體與心理的特別早熟。它們能夠在幼鴿時期,自不同的釋放地點歸返,顯示它們是有足夠聰明、能力以及體能,去應付任何的狀況。也只以這種類型的賽鴿,才能夠在目前台灣賽鴿運動中佔一席之地。它們在比賽中必須數小時不停的飛行,有時還必須持續飛行十幾小時,而當它們累了感當疲倦時,必須還要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它們可能會遭遇到,逆風、側風、高濕以及極端不同的溫度變化。它們還可能要穿越濃霧、雨區,也就是當它們越過那一大片海洋的時候,可能會遇到的不同極端企候因素變化,如:風、濕氣、熱、霧、以及強烈的陽光。在短短數週的比賽時間裡,它們必須具備充分的體力、氣力、精力、與耐力。它們像偉大的運動家一般,在一週接著一週的比賽中,具備高度的競爭力地忍受著心理與生理上的煎熬。

        有些特定血系的賽鴿家族,在台灣的競翔環境中表現非常優異。它們常常能夠表現出贏得勝利的特質。有些血系的表現,則不像他們在原來國家中的優秀表現一般,競翔結果常讓鴿友失望。到底是什麼原因?WHY?有些血系在短距離順風可以表現非常好,它們的翔距大約是35英里到150英里,這類賽鴿只要是遇到強一點的逆風或者側風或者是長一點距離,它們就沒有能力繼續。只因為它們所處的比賽環境是短距離,所以它們並不具備應有的競爭心、勇氣與體力去持續較嚴苛的比賽,然而最要緊的一件事是,它們欠缺應有的歸巢能力。那些能夠在逆風中飛行數小時最後歸巢的賽鴿,一定是鴿友鴿舍中的佼佼者。300多英里的比賽距離,它們的飛行分速通常在900-1300碼/分,這種比賽狀況獲勝的賽鴿,生理與心理的狀況應該會相當符合台灣鴿友的需要。

        有些鴿系在2-3歲的時候,最能發揮它們的長距離競翔能力,贏得上位入賞。但是這些鴿系需要2-3年去發展它們的競翔能力,也才能夠入賞。因為它們的晚熟特性,在幼鴿賽上並不是很勢用。因為需要較長時間的成熟期,3-6個月的比賽制度就非常不適合這類賽鴿。這類賽鴿在它們3-6個月的時候,因為歸巢能力尚未發展齊全,不飛失就萬幸了,更別想要贏得入賞成績。

        參與台灣比賽制度的賽鴿,健康程度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包括:體力、精力、耐力與恢復時間。這些賽鴿必須能夠參加234週連續的競翔比賽,期間是連續5-7次翔距自200英里到300英里不等的短距離比賽,分速要求通常在1000-1300碼/分鐘,這時體能的恢復力就很重要。每一次的比賽成績都必須保持在一定的水準之上,只有 一兩 次好表現的賽鴿,在這種比賽制度下是不符合鴿友期望的。

        世界上有些地區的賽鴿,競翔時飛行的路徑,類似保齡球道。所有參與競翔的賽鴿都一個接一個的飛行在一道窄狹的路線或是山谷中,這些賽鴿根本就無需具體領航能力,而且沒有特殊意外就不會有迷失的問題發生,因為回家的路只有一條,能夠保持直線衝到鴿舍的賽鴿就是勝利者。在平坦地區飛行,唯一能夠評量的能力只有速度而已。

        台灣的冠軍鴿在飛越一大片海洋時,本身必須具備獨立思考與歸巢的能力,因為路途上不會有任何可以停靠的地方。它必須是獨立思考者,而不是跟隨者。有許多的國家有單一隻賽鴿的插組制度,在一些特別的比賽中,每一鴿舍可以派出自己鴿舍中最好的賽鴿參與插組,譬如說:60個鴿舍各派出一羽賽鴿參賽,這60羽優秀的賽鴿互為競爭者,最佳的那羽為冠軍。冠軍鴿無庸置疑地一定是擁有最佳的智能、定向、飛行、激勵、判斷、歸巢慾望、勇氣、以及心理能力,因為它在300-500英里的釋放地點,不藉任何幫助,只憑自身能力而能快速地歸返。

      對賽鴿來說,擁有這樣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對種鴿來說,能不能夠培育出擁有這樣能力的下一代更是重要。種鴿是否擁有將這些外在與內在能力遺傳給下一代的潛力,是決定它們做為種鴿的價值。如果有國家或是地區的賽鴿協會,只專注於短距離與容易的比賽,而避免強風與小雨,且只在適合的天候或地點釋放賽鴿,他們的賽鴿終究會變得脆弱與不堪一擊。這樣類型的賽鴿,它們會有2-3年令人驚異的好成績記錄呈現,但是在它們上代或是記錄中,沒有記錄可以顯示出它們有能力通過低分速、不良氣候、海翔以及嚴格的5-7次連續不停的比賽。

        當鴿友要引進種鴿的時候,應該將眼光放在它們的遺傳能力上。簡單的基因遺傳原則是,能力可以經由一代傳給下一代。翔距在300英里左右的幼鴿賽中表現優秀的鴿系,在艱難的陸賽中獲勝的鴿系,常在惡劣氣候入賞的鴿系,能夠連續不停飛行10幾小時的鴿系,都極有可能培育出在類似嚴苛狀況入賞的下一代。好的賽鴿就像是優秀的運動員一般,可以很快適應周遭環境的改變。但是,它們必須要真正擁有這種適合幼比、許多內外才能以及判斷天份的基因遺傳,如此才有可能讓這些能力在下一代的身上顯現。

      我們常將許多或常年獲勝的原因,歸屬於賽鴿優秀血系的遺傳。歷年來鴿界傳奇有名的優秀鴿主強豪都告訴我們同一件事,他們之所以成名,是因為他們引進培育出一系能夠適合當地比賽制度的賽鴿。種鴿的選擇必須要有相當程度以上的成績要求,一些專門的知識,一點幸運,造就他們成為聞名世界的鴿界強豪。當我們研究這些強豪的知名血系賽鴿時會發現,他們是以優秀賽鴿的同父母兄弟或是姐妹鴿,來做為另一優秀鴿系的始祖。這些鴿界導師告訴我們,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

        龍生龍,鳳生鳳,基本的基因遺傳就只是如此。如果鴿友需要能夠在嚴酷賽事入賞的賽鴿,就必須要擁有含相同能力的優秀種鴿,然後將這些種鴿配在一起。具有相同能力的種鴿才有可能將這種能力遺傳給下一代,也唯有使用這樣的方式入賞的機會才會大。這就是為什麼許多的強豪會特別重視賽鴿的血統,因為一個優秀的賽鴿血統的遺傳,是必須經過多年比賽與遺傳驗證的。以相同特質血統的兩個鴿系,去培育另一系優秀賽鴿血統,不是難事。但是想要融合兩個不同特性鴿系,譬如說一個擅長於速度賽,一個擅長於長距離,就蠻困難的。不是說不會成功,只是這一條路會曠日費時。

        當鴿友想要引進種鴿的時候,要清楚的記得並了解,心中真正想要與需要的是什麼。事先一定要對引進賽鴿的資訊與成績做功課,千萬不要受一時的激情與售鴿廣告所影響。如果鴿友能夠在投資之前做好研究的功課,這個投資一定會有所回報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讓賽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