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5TOIF598061RCC.jpg

        鴿友們常常都可以聽到或是讀到新陳代謝與身體相關的文章,到底新陳代謝是什麼意思?簡單地說來,它是一種在細胞內的化學變化,是將經過消化器官分解的養分分解成維他命以及其他身體所需營養的過程;生物體內新陳代謝的速度其實是相當快速的,再因為每個個體對養份的需求都不會一樣,所以每個個體裡的新陳代謝過程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不同個體或是不同物種不會有相同的新陳代謝過程。

        拿我們周遭朋友的身材為例,有的朋友飯量大,也常吃許多的肉類,卻不見肥胖跡象;另外有些人,儘管吃得少,身體卻依然傾向肥胖。生物身體缺乏某種營養成份時,會用各種不同的方式自然反應出來。有報導說,有時我們會突然很想吃某種食物,是因為身體缺乏某種營養成份,讓身體新陳代謝系統,告訴我們的頭腦,某種化學成分需要從食物中帶進來,聽起來似乎言之成理。

        相同的例子在賽鴿身上一樣也會發生,譬如說,賽鴿常常需要砂礫、礦物質、甚至於特別的穀類去滿足身體需求,如果缺乏這類物質的供應,有的會造成生長不良,有的會導致賽鴿在比賽時出現抽筋現象。鴿友餵飼含有蛋白質的穀類是為了肌肉的成長,逐漸增加小種仁飼料是為了要讓賽鴿早點儲存能量以提升到比賽狀態,這些都是我們鴿友已經知道的知識,然而問題並不如此的簡單。鴿友們有沒有觀察發現,如果時間並不趕的話,當我們餵飼綜合飼料時,每一羽賽鴿牠會根據自身新陳代謝需求去啄食不同比例的穀物,有些會吃比較多的豌豆、小豆,有些會吃比較多的玉米、或是小粒的種子,這是因為賽鴿的頭腦告訴牠,身體新陳代謝當時的營養需求,也就會造成賽鴿啄食數量與種類不同的穀類。這種變化是依據身體組織、神經系統、細胞、身體能量消耗、以及其他的需求而有所不同。這樣的方式,對某一羽賽鴿適合,對另外一羽卻未必,因為每一羽的賽鴿的身體對維生素的需求量也不一樣,當營養成份超過一定的標準後,就會在排泄物(尿液與糞便)裡面排泄出去。所以說,賽鴿啄食飼料是依據牠對食物消化吸收的效率而定,而每一羽都會不一樣。

        如果鴿友了解以上所說明的,那就必須要去做詳細檢查,以確實知道每一羽賽鴿對飼料的需求是什麼,是不是要對我們的餵飼方式做一些改善,以及要如何改善。因為新陳代謝的快慢,是影響賽鴿比賽歸返時速度快慢的重要原因,好天氣或是壞天氣,逆風或是順風,都會影響新陳代謝的效率,也就會影響賽鴿成績的表現。鴿友們對於賽鴿競翔的許多理論應該有所認識,比如說理想的身體大小、結構、趐膀型式、眼睛、羽毛…等等。因此,有人將不同的鳥類做大略但是簡單的分類,譬如說,這些類型的鳥分類為像是滑翔機、螺旋槳飛機、噴射機等;這樣的型式分類,表示了理想的賽鴿類型,雖然所有的這些陳述都對,但是少了一項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每一個不同的物種都有其不同的新陳代謝需求,外在的型式再如何完美,少了能量的供應,想飛也飛不起來。

 

主要營養素的特性及缺乏症狀:

營養素

特性

缺乏時可能發生之症狀

蛋白質

高溫、酸、鹼、光及氧化等對其營養功能影響不大。

發育不良、水腫、對疾病的抵抗力弱、易疲倦,孕婦蛋白質供應量不足,易導致流產、早產、貧血及嬰兒出生體重不足。

不受溫度、光及普通氧化之影響,易溶於酸。

骨骼與牙齒發育不全,骨之鈣化受阻(佝僂症),兩腿內彎易患軟骨或骨質
稀鬆症,生長遲緩,對於孕婦、胎兒及兒童之影響大。

對溫度、酸、鹼、光等的影響不大,受氧化易改變其營養功能。

貧血、易疲倦、減低活動機能,解毒能力降低。

維生素B12

微溶於水,不受溫度影響,易受光、強酸、鹼之破壞。

惡性貧血。

維生素C

溶於水,易受高溫、鹼及氧化、脫水所破壞,在酸中安定。

壞血症、抵抗力減低、傷口不易復原、牙齦及皮膚易出血、疲倦、骨節酸痛、貧血。

菸鹼酸

溶於水,在空氣中穩定,對酸、鹼、熱、光皆安定。

癩皮病、疲倦、厭食、舌炎、腸炎等。

維生素E

溶於油脂、不受熱與酸的影響,但酸敗的脂肪與鉛、鐵鹽類同在時的氧化現象,易被破壞。

(動物:背神經痛、肌肉疼痛、麻痺、血管性心臟病等。)溶血、輕微貧血,在人類不易產生缺乏症。

維生素K

溶於油脂,易為紫外線、鹼、酸所破壞,對熱穩定。

易發生出血現象,肝臟無法綜合凝血元,使血液凝結時間延長。

不受光、酸、鹼影響。

甲狀腺腫大,體內新陳代謝力減低,阻礙生長。

維生素A

溶於油脂,長時間受高溫、光及氧化作用,則易損失。

夜盲症、乾眼症、表皮黏膜層改變(角質變性)、雞皮、皮膚乾燥、呼吸系統易受細菌感染,抵抗力減弱。

維生素D

溶於油脂,不受熱、鹼及氧化的影響。

骨骼及牙齒發育不良、軟骨症、手足搐搦、骨質稀鬆、易患齲齒。

維生素B1

溶於水,長時間加熱或加鹼烹煮,易被破壞。

腳氣病,疲勞,食慾不振、多發性神經炎、腸胃鬆弛、便秘。

維生素B2

溶於水,易被鹼及陽光中紫外線所分解及對熱、氧化劑、及酸穩定。

嘴角潰爛、口角炎、皮膚發生油性疹、眼睛充血、畏光、角膜炎、易疲倦。

維生素B6

溶於水及酒精,對光、鹼敏感,耐熱、酸。

皮膚發疹、脂漏性皮膚炎、粉刺。

農委會網站-健康園地

 

        導致賽鴿營養缺乏的主要原因有二種:

一、      是飼料多樣性不夠致使攝取不足;常有新進鴿友,拿著一份強豪使用的飼料單當秘方使用,更有鴿友以訛傳訛地用幾種簡單穀物為配方的飼料餵飼賽鴿,在賽鴿某個成長階段使用特別的飼料配方,理由還說得過去,可如果在不該使用的階段用錯配方,或是全程僅使用簡單飼料配方,會讓飼料多樣性不足,導致營養攝取不夠。

二、      身體機能障礙,導致無法吸收某種營養:會發生這種狀況除了賽鴿本身遺傳造成的問題外,就是賽鴿受到感染生病了。遺傳問題連萬能的天神都無法幫忙,只能越早發現越容易應付處理。至於賽鴿受到感染生病,這問題有兩個層面,其一就是為什麼會受到感染?從那個管道受到感染?其二就是如何判斷疾病來源?要怎麼醫治?

        俗語說:樹頭站乎在,毋驚樹尾做風颱,我們讓賽鴿參加比賽,奠基在先要培育出擁有最佳健康狀態的幼鴿,千萬別因為人為認知上的錯誤,致使遺憾終身

        賽鴿成長階段營養缺乏影響很大的幾個時期:

(一)幼鴿孵化到離巢前:這個時期是生長發育最為快速的時候,這時幼鴿需要大量蛋白質來應付身體組織的建構需求,還需要大量的礦物質供應骨質成長、紅血球製造、以及羽毛成長…等。如何在這時期-離巢出櫥前,使幼鴿達到最好的發育,是每位鴿主的重要課題。尤以參加百日幼鴿賽的鴿友,這課題更形重要。

()出櫥到開始發情時:這段期間也是賽鴿換羽期,羽毛是表皮角質化衍生物,是由蛋白質、脂肪、氨基酸、礦物質以及維生素等合成的。從組成成分可知,換羽時需要供應高蛋白、高熱能的飼料,以應付賽鴿羽毛的成長。這段期間,幼鴿骨骼仍繼續成長,最容易發現變化的是恥骨,所以此時鈣、磷等礦物質補充絕不可少。對賽鴿來說,這期間要生長發育又要換羽,體內的新陳代謝必然會比較快,其他微量元素如銅、鐵、鈷、鋅、錳、碘等也不可缺乏。

(三)舍操強度加大、開始私訓或交鴿車訓練時:賽鴿是膽小的動物,環境變動容易讓牠產生緊迫,產生緊迫體內的腎上腺素就會開始分泌,身體為了應付這樣的狀況開始排出大量水份,也將許多的礦物質一起排出。緊迫狀態持續一段時間後,食慾減退、缺乏活力、不喜歡飛翔…等情形一一呈現。此時賽鴿生病或是過勞都有可能,最佳解決方法就暫停訓練,一方面讓賽鴿休息,另一方面做徹底檢查賽鴿身體狀態,最好可以委請獸醫檢查是否有受到病、蟲的感染。

(四)長途訓練或比賽歸返時:賽鴿因為長途飛行,歸返時體內因運動水份、礦物元素消耗極多,致使體液電解質失去平衡,必須適時地補充電解質讓體液恢復平衡。由於運動量過大,體內的能量如碳水化合物及水溶性維他命也會消耗掉。因為長時間飛行需要,賽鴿能量需求是由脂肪供應,當動用到脂肪提供能量,脂肪酸大量氧化後,生成的酮體超過了肝外組織所能利用的限度,導致血液中酮體堆積,所已賽鴿歸返後,必須能立即補充能量與維生素,以免脂肪分解過度導致酮血症。

        賽鴿參加比賽,尤其是北海賽事,關與關之間的時間間隔短,賽鴿必須要能夠迅速恢復體力,如果能供應促進新陳代謝的物品是再好也不過的了。

 

        為了更簡單說明對新陳代謝個議題的論述,先讓我們了解一些快速飛行鳥類的情形,以做更進一步對鳥類新陳代謝的瞭解。在秋季時我們可以看見,天空上佈滿不同的燕子在飛行與覓食,最常見的有一般的燕子以及體型較大一些些的雨燕,這種快速飛行鳥類是使用趐膀的力量飛行,牠們需要花費相當大的能量在細胞間做轉換,也就是說他們需要很高的新陳代謝效率去吸收以及轉換身體所需的營養分,因為新陳代謝效率高,所以牠們可以不斷的飛行。在英國有一種叫做褐羽燕的燕子,他們的外形跟一般燕子很相似,據文獻上的記載,牠們身體顏色有點像被煤燻過的黑色,下顎到喉嚨的地方有一片補丁似的灰色,鳥喙比燕子短一些呈現灰色的,身體側面有短而硬的羽毛,整件趐膀呈現鎌刀狀,腿較短且一直到腳尖都有長毛。牠們的飛行速度非常快,而且可以在飛行時不斷的進食,因為要達到這樣的飛行狀態,就要有比其他鳥類更高的新陳代謝效率,依牠趐膀的比例看來,身體的重量似乎有點不太平均,全身重量大約有32公克,身體長度有17到20公分 ,整件趐膀張開的長度,卻有28到36公分 ,尾羽呈現堅硬的「V」字型。這種鳥類天生擁有高效率的新陳代謝能力,牠們可以在飛行中狼吞虎嚥,我想這可能就是確保這品種鳥類,能夠繼續活下去的原因之一吧。燕子類的飛行速度,有的可以超過每小時110公里 。

        另一種不同類型的鳥類-蜂鳥,牠們是屬於Trochillidae類,文獻記載裡世界上大約有有超過400種的蜂鳥,牠們之所以會被稱為蜂鳥的原因,是因為已經超出人類視覺範圍的趐膀揮動速度,讓牠們產生像是蜜蜂飛行時的聲音,這樣的飛行方式,在牠們覓食的時候,可以停留在空中盤旋,而不需要停下來進食。這類鳥兒,有一個長長的尖嘴,有些品種是直的,有些鳥喙則長得有些弧度,舌頭也很長,這是為了方便伸進花朵裡面吸食花蜜。為了供應這樣快速的趐膀揮動,這種鳥的身體新陳代謝效率需求就要更高了。

        鳥類學上像滑翔機一般的鳥類,譬如說海鷗以及信天翁等,牠們飛行的時候,是乘著上升的氣流移動,這樣可以節省很多的能量,減少肌肉的運動以及細胞裡的營養交換,因此牠們有比較慢的新陳代謝效率,有一種稱為海燕的信天翁,身體大小、趐膀的比例和賽鴿相似,牠們通常在英國本島的岩洞裡築巢,據研究牠們是在晚間外出覓食,飛行最遠的距離會到西班牙的北邊,而且可以在第二天晚上回到自己的窩,整趟旅程大約需要飛行2400公里 的距離,不只飛行效率非常卓越,連歸巢能力與耐力都超群。牠們是經由那樣的新陳代謝系統完成這樣的旅程,許多專家也非常好奇,而牠們的食物就是只是一些小魚,而這些小魚提供了身體必需的蛋白質、維他命、脂肪、油脂、碳水化合物等等營養份。

        說到這裡,鴿友一定會問,以上所說的跟賽鴿有什麼關係?事實上,賽鴿身體的結構並不適合做越海飛行,牠們會這樣都是為了滿足鴿主對牠的期望,在競翔場上以最快速度獲勝。賽鴿不會自己想要去獲得勝利,這些都是我們鴿主自己想要的。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鴿友就必須要盡力去協助賽鴿的新陳代謝,否則一天之中要讓賽鴿完成超長距離的比賽(超過1,500公里),根本就已經超出賽鴿天生的能力。賽鴿沒辦法像蜂鳥一樣,靠著花蜜的能量盤旋在空中,也沒辦法在空中自行補充動物或魚類的脂肪或蛋白質,牠們的新陳代謝以及覓食的方式,讓牠們只能在某個範圍之內活動。因為賽鴿的食物是榖類、蔬菜等這類東西。所以,當我們因為不同的風向,比賽快速飛行需求,去做育種選擇時,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去找出最適當的或是我們最希望的類型做為育種的基礎。

在下面的文章中,鴿友會發現新陳代謝跟競翔成績的表現,都受到餵飼方式的影響。

        當競翔愈困難的時候,能量會因為快速的揮動趐膀或是長距離飛行,而有更多的消耗,這時先前餵飼的飼料種類,轉化儲存為許多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等等,就會在轉成能量去支持身體的活動。這時,因為新陳代謝率提高、食物的吸收和轉換也會跟著變快。影響身體新陳代謝的因素有很多,這些因素裡面有些是對身體有害的,有的則為有益,所以如何讓這些因素在身體裡面有個合理的平衡是必要的,饑餓這個因素對賽鴿身體影響頗大,因為它馬上會影響到賽鴿腦子的運作,頭腦是所有知覺的中樞,所有神經都集中在這裡,也是生命的中心。腦中含有80%的水,其他則是蛋白質、含氮物質、膽固醇…等。饑餓會讓器官功能迅速的惡化,接著造成神經發生問題,記憶力減退、疲勞、鬆弛、以及注意力不集中,這個就是造成賽鴿在困難比賽中迷飛的重要原因,有時候長期饑餓的關係,所造成的神經系統損傷,讓賽鴿即使吃了飼料一樣無法消化而死亡,這是因為活動已超過賽鴿的能力能夠負荷的範圍,造成整個身體的新陳代謝混亂的結果。

        饑餓並不常常因為缺乏食物造成的,像是不正常的飲食以及長距離的飛行,讓新陳代謝受到干擾,以至於能量的需求沒辦法轉換到肌肉、細胞等等。人類最常發生情緒低落的時候,就是在接近星期假日時,或是應付緊急的工作後,或者是工作有些突發狀況,都會造成新陳代謝的耗損,最近大家對這種狀態有一個新的說法,也就是說這種神經系統不均衡的狀態,最後會造成疲勞以及注意力不集中,先前有人研究如果在這個時候迅速的補充能量,即可立即改善這種狀態,吃個三明治或是巧克力棒,這些食物可以在短時間內補充能量,我們常會看到在醫院裡的員工,他們必須在高壓力的環境下長時間的工作,容易消化的營養食物,可以讓他們迅速的補充體力。

        對賽鴿來說,碳水化合物是可以迅速的補充能量,然而比賽期間我們常常可以見到,有些鴿友在碳水化合物的補充上不遺餘力,但是卻不適當的使用藥物造成反效果,藥物的使用會讓神經系統造成混亂,如果這個藥品的藥效更強的話,問題會更嚴重。這道理其實非常簡單,當餵食藥物後,身體對消化吸收的能力會降低,也會損失一些必要的化學要素或是營養,這時身體會因為這種影響產生一些干擾反應,於是消化系統的改變,造成生理以及代謝的異常,嚴重的造成沒有辦法吸收養分,先前我們說到饑餓的影響,人類身體的反應,這些都會造成身體因為食物被剶奪而生病,身體和神經系統就會發出警告,這種消化系統的改變肇因於營養不能吸收。

        對賽鴿來說,最大的改變是牠的嗉囊功能,賽鴿身體比例裡,嗉囊的體積算是很大的,而且還很有力量,它的功用是藉助砂礫把食物磨碎以方便吸收,因為用藥後肌肉消化能力減弱,如果鴿主可以在這個時候,給予一些柔軟的食物,讓必須要的養分經由正常的新陳代謝方式供應給賽鴿,這樣對賽鴿體力的恢復很有幫助,因為賽鴿的磨碎榖物的能力己經降低了,如果鴿友在這個時候能夠好好去了解賽鴿新陳代謝這檔事,這樣對我們去參加比賽一定會有所幫助。

        對於不同的比賽,我們必須要考慮到使用不同的餵飼方式,而且要能夠做一些避免發生意外的處置。天氣好的時候,不管是短距離、中距離、亦或是長距離比賽,鴿友們常常能夠準確地預測賽鴿歸返的時間,然而有時會有意外的狀況發生,像是中距離的比賽,因為氣候的關係,變成像是一場馬拉松比賽一樣,這時餵飼方式就必須要做一些改變,只要做了充分的準備,就會減少意外的發生。鴿友們一定要記得賽鴿的饑餓會造成智力、神經、以及肌肉產生障礙的等等問題,也因為賽鴿不可能在飛行當中進食,他們必須要事先把能量儲存於體內,才能做這種旅行。新陳代謝所使用的燃料,是在身體裡面儲存的,而不只是直接將榖物儲存起,成為身體多餘的重量。這種燃料很容易轉換為能量。有鴿友認為400公里 以下的比賽是短距離速度賽,在這種距離的比賽速度是鴿友們唯一的要求,回歸到前面我們所說的巧克力棒,它的能量是在短時間內有效,事先碳水化合物的補充也許是必要的。如果賽鴿必須要過夜,那麼能量的需求就不只是這樣,因為夜晚的溫度比較低,賽鴿必須消耗更多的能量去保持身體的體溫,極度饑餓的感覺可能是短暫的,完全要看饑餓對神經系統的影響程度,但是如果情況嚴重的話,鴿友可能會永遠失去這羽賽鴿。鴿友在寒冷冬天,把鴿舍中的賽鴿餓上幾天,就會發現賽鴿的能量都拿來禦寒,每一羽呈現狀況都會差不多。這時賽鴿只要一進食,身體就可馬上進行新陳代謝並且立刻使用些能量而恢復過來。

        賽鴿第二階段的能量使用是消耗脂肪,脂肪是飛行途中主要的飛行燃料,當脂肪用完時,就會使用到肌肉裡的能量,最後當肌肉裡的能量使用完時,氧氣又無法進入腦中,賽鴿就會感覺疲勞,然後停下來,所以在比賽前的準備功夫,必須考慮到脂肪食物的提供,以預防比賽時遭遇到惡劣氣候。

        蛋白質也是組成肌肉以及組織重要的成分,一般飼料當中含有豐富的脂肪,我們可以根據中央氣象局的預報,做為我們使用飼料中的花生、向日葵,小種仁等的參考;在順風和天氣好的時候,我們就可以使用少一點或甚至不用。賽鴿體重會受到餵食與運動的影響,我們可餵食多一點,運動少一點,或者餵食少一點、運動多一點來調節牠比賽所需能源的儲存。

        運動員要有好的表現,最重要是能夠掌握身體的狀態,何時該訓練,何時該休息,這是為了要讓運動員的身體在比賽當時調整到最高峰,然後創下記錄。蛋白質的補充對於長距離以及惡劣氣候的比賽有幫助,它是血液、肌肉以及組織的主要成分,大腦沒有它無法行使功能,這是因為必須經由它才能將氧經由血液帶給大腦。飛行途中,賽鴿主要依靠體內的脂肪轉換變為能量,為了燃燒脂肪,需要有大量的氧氣於是賽鴿便需要加速呼吸,體內也會不斷地失去水分,最後血液裡的水份不足阻礙了新陳代謝物質的傳輸,加上代謝後產物的累積。這時,迅速地補充水分,可以減少新陳代謝產物的累積,並且補充體內維他命、礦物質、電解質、營養品之儲存。

        個人覺得應該鴿友要以自己的經驗,去改良飼料在比賽上的運用,切記沒有所謂的”放之四海而皆準、俟諸百世而不殆”的比賽模式。曾有鴿友告訴我在賽鴿比賽三天前,於平常飼料餵完後,他會多餵一點花生、葵花子以及小種仁飼料,這是他為了要增加脂肪性的能量。

當所有的能量儲存在賽鴿體內是平衡而且足夠的,賽鴿在飛行的時候,就不會使用到肌肉裡的能量,等到比賽完回到鴿舍裡的時候,就能在很短的時間裡恢復身體的狀態。

        玉米會供應碳水化合物,豆類、豌豆類,提供容易消化的蛋白質,而其他的豆類要提供能量則會花費較長的時間,才能在飛行時供應給賽鴿的身體,也就可以減緩饑餓的影響,以往陸上比賽的準備功夫裡,適當的短距離訓練,在比賽之前給予充分的休息,注意天氣的預報等等事項,就會讓我們的賽鴿歸巢時,身體狀態保持良好,快速的恢復是下一次比賽獲勝的本錢。賽鴿身體狀況可以快速恢復,讓賽鴿即便碰到突發的意外狀態,也可以在時間結束前歸返。以前陸比天氣狀況不好的時候,賽鴿還是會歸返,只是時間會慢一些,這是因為身體負荷太重時,可以停下來喘口氣,甚至喝口水。但是現在大多的鴿會已經是海上比賽,賽鴿在海上停一下都不行的狀況下,操作手法當然要跟以往有所不同,也許向其他願意傳授海上競翔模式的鴿友請教,會是一種較快速上手的方法。

        賽鴿新陳代謝功能正常時,眼睛會明亮,羽毛會非常清潔,腳會發燙,喉嚨以及胸前的皮膚都會呈現粉紅色,整隻鳥呈現出高峰的狀態。但是因為每一羽賽鴿的新陳代謝都不一樣,所以從賽鴿出生到比賽期間,鴿友必須要對賽鴿做個別的觀察記錄,否則就無法給予最適當的照顧,賽鴿也就沒有辦法達到鴿主所付予的期待,那問題到底是在人還是在鴿?不言可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讓賽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