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鴿友沒根據或錯誤認知的用藥習慣,實在不足取的常態是,在育種期種鴿的準備,養育幼鴿育雛時期以及參加競翔的比賽期,多數鴿友為了要保護賽鴿,在這不同時期間,像是亂槍打鳥般的施用抗生素等藥品,不管賽鴿是否真有需要,即按時地對賽鴿施藥,坊間眾多鴿藥美其名的說法是為預防治療,事實上,如果鴿友能夠進一步瞭解的話,就會知道這是藥品的無知濫用。讓使用藥物與抗生素治療循環時間過短,這時賽鴿身體免疫機制就無法有充分的時間,並將這影響轉成有用的記憶資訊,變成以後反應的憑藉。賽鴿自身的免疫機制沒有學會如何反應,就無法複製這資訊,無法複製自然就不會藉由胚胎遺傳與餵養轉給下代。幾年前禽流感造成歐洲多項比賽停賽或更改比賽地點,鴿友應該記憶尤新;而最近發生的新型流感也是如此,它們之所以可怕,就是人體裡的抗體沒有辨識這種病毒的記憶,如果發病並無藥物可以醫治。
- Jan 17 Sat 2015 23:55
從抗生素(Antibiotic)、藥品使用談免疫力在賽鴿培育的觀念探討(二)
- Jan 17 Sat 2015 23:54
從抗生素(Antibiotic)、藥品使用談免疫力在賽鴿培育的觀念探討(一)
免疫力:指生物體識別自己,排除異體,維持機體穩定的一種生理功能。維基百科上對抗生素的解釋:抗生素是微生物(例如:放線菌)的代謝產物或合成的類似物,在體外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和存活,而對宿主不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
- Jan 17 Sat 2015 23:54
人鴿間共通傳染病探討(二)
沙門氏菌感染症(Salmonellosis):
沙門氏菌感染症屬人畜共同感染症,對鴿舍來說,一旦受到感染後便不容易將之徹底根除。賽鴿受到感染有兩個途徑,一是經由種鴿傳染,種鴿的卵巢或輸卵管受到沙門桿菌感染,隨產蛋過程侵入卵內垂直感染幼鴿,它會明顯阻礙幼鴿發育與成長時的健康狀況。後天感染則是賽鴿在其他環境經攝食或其他管道感染了沙門氏桿菌。,一般被感染的病鴿多呈虛弱、精神不佳、羽毛豎立、垂翼、嗜眠,並排出白色糞便且玷汙肛門周圍,腹部膨滿,呈敗血症而死亡。部分撐過發病的鴿子會有關節炎、眼球炎或歪頭等神經症狀。
- Jan 17 Sat 2015 23:50
人鴿間共通傳染病探討(一)
鴿友在平日賽鴿飼養的操作活動裡,賽鴿感染疾病的情形時有所聞,然而,許多疾病病徵非常類似,在沒有經過專業訓練與精密儀器幫助分析的情形下,只依據個人經驗或是詢問請教他人,要能夠準確地診斷出問題根源,困難度相當的高,加上我們不太可能一看到賽鴿有毛病,就去請獸醫師處理,尤其是輕微感染髮生頻率較高的情形下,不管在成本或是時間的考量,通常都不會是那麼的划算。沒有參加比賽的一般時候做出錯誤判斷,事後挽救有時就已經相當棘手,到重要參賽時刻,如果還像瞎子摸象般地處理賽鴿,那問題可能就不是」代誌」大條可以說的了。
對專精於賽鴿飼養的鴿友來說,任何賽鴿疾病的發生都是種困擾,然而因為對賽鴿不瞭解,致使連學有專精的專業公共衛生人員,也只能斷章取義地宣導衛生觀念,造成一般不懂賽鴿的民眾錯誤的認知。譬如政府農業網站上對鴿子飼養問題,就只從偏頗的公共衛生觀點對民眾說明,像是:」吸入鴿糞內隱球菌恐引發腦膜炎、肺病等」報導裡的一段文章:」 台北市衛生局疾病管制處表示,鴿子的糞便中含有新型隱球菌(Cryptococcus neofomans),一旦民眾吸入或誤食帶有隱球菌的塵埃,可能會引發腦膜炎、肺病、皮膚病等,其中最常見的是隱球菌性腦膜炎約佔80﹪。而新型隱球菌的塵埃被吸進肺部,會經由血液傳導到中樞系統及其他器官。感染初期常常會被誤認為是感冒,常見的症狀有頭痛與發燒,伴隨著頭暈,顱內壓力上升,症狀上也會有意識不清、視力模糊、顱神經痲痺、噁心、嘔吐、嚴重時還會有癲癇。一般來說,感染隱球菌沒有得到適當治療,造成的死亡率大約有三成左右。」
- Jan 17 Sat 2015 23:49
賽鴿藥物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我敢肯定的說,鴿友們應該聽過,使用賽鴿藥物時,要特別注意對不同藥物的使用量與時機,只是大多時候,為了貪圖方便,我們不經意地或故意地忘了。因此,寫這篇文章用來提醒鴿友,希望對鴿友多少有些幫助。
一、不要在配對期間使用含Emtryl(安確爾)成分的毛滴蟲治療藥;有研究顯示,含有這種成分的藥品,會暫時降低種公的生育能力;所以,我們可以假設,其他相類似治療毛滴蟲症 (Trichomonosis)的藥品,應該也是會有相同影響;但是就我個人所知,這假設尚未被證實,信不信就由鴿友自行判斷了。
- Jan 17 Sat 2015 23:49
賽鴿用藥的建議
近幾年來賽鴿用藥的知識愈來愈進步,藥物治療幾乎可以控制所有賽鴿的疾病。一位對賽鴿用藥有研究的鴿友,常常能夠讓疾病在鴿舍發生的機率降到最低。賽鴿照護最基本的道理,就是讓小鴿子在最健康的狀態之下孵化,這樣可以在幼鴿時期,讓預防注射的措施達到最大的效果。用這種觀念培育出來的幼鴿,在參加比賽期間,因為身體對疾病天生的抵抗力,讓牠在訓練期或比賽中,可以降低藥物的使用。
- Jan 17 Sat 2015 23:46
飼鳥病(ORNITHOSIS)
時序已至年終,是檢討一年來成績表現的時候了。如果在捫心自問後,得到對今年競翔成績肯定的答案,我們可以鬆一口氣,再將這些美好的記憶回想一遍。對我們來說,這些成功經驗的分析與探討,可以讓我們在來年達到今天的水準,甚至可以邁向更高的目標。
如果自我檢驗的結果並不令人滿意,這反省的功夫對將來的進步會更行重要。其實失敗的原因可以將之歸納成幾個方向。是否選擇合適的賽鴿參加正確的比賽呢?這些參賽鴿子的的素質夠優良嗎?這些賽鴿參賽時身體狀態健康嗎?是或者不是呢?
- Jan 17 Sat 2015 23:44
賽鴿腺病毒感染二
腺病毒的感染可引起鴿子呼吸道、肝臟及消化道方面疾病。在國外有報告確實指出幼鴿因感染腺病毒而造成嚴重下痢及死亡。在台灣亦有鴿子感染此病毒而引起急性傳染病,腸炎及下痢,賽鴿急性素嗉炎。台灣每年的2-7月是其流行率,對賽鴿帶來很大的影響及損失。目前此病毒對鴿子的致病機轉尚未研究清楚。但據王金和(1996)的調查指出發現腺病毒血清學在台灣鴿舍的陽性率為63%。鳥類的腺病毒至少有12個血清型,但目前在病鴿身上分離到的只有第八型腺病毒,鴿子腺病毒感染不只有下痢的病型有時候也會出現鴿子包涵體性肝炎或鴿子支氣管炎的病型。
(一) 傳染途徑
- Jan 17 Sat 2015 23:42
賽鴿腺病毒感染一
以往我們以為只有幼鴿才會感染腺病毒(腺病毒I型或典型腺病毒);然而,最近幾年連成鴿都受到感染(腺病毒II型或壞死性肝炎腺病毒)。第II型病毒造成的傷害比第I型病毒更為嚴重,因為它有較高的成鴿染病死亡率。這兩型病毒已成為近年來鴿病感染的前幾名。因為這個鴿病對我們賽鴿運動已產生莫大影響,而且讓許多鴿友感到困擾,我想如將果能夠將之說明清楚,對許多鴿友來說,會有相當幫助。對於這個病毒鴿友最常問到的問題是:感染這病毒會有那些症狀,又要如何處理才能預防或治療它。
首先我來說明這鴿病發生的原因及過程讓大家了解。這個鴿病的源頭是一種叫做腺病毒(Adenovirus)的病毒。這兩種賽鴿易感染的病毒,亦會對數種不同的鳥類產生影響,只是依病理上界定的發病過程,它是屬於不十分嚴重的等級。因為它的形態結構特別,如以顯微鏡檢查可以很容易發現這病毒,但是卻很難用人工培養的方式,將它分離出來。大約是在20年前,第一次在賽鴿身上發現典型腺病毒I型;自此之後全世界陸續都有這個病歷的發現。而影響更為嚴重的腺病毒II型,於1992年間,也是第一次在比利時被發現的。第二型與第一型最大的不同點是,第二型會感染成鴿而且死亡率比第一型高得多。這病毒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只能以對症療法減輕症狀。而且這個病毒的發生在近年來更形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