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以往我們以為只有幼鴿才會感染腺病毒(腺病毒I型或典型腺病毒);然而,最近幾年連成鴿都受到感染(腺病毒II型或壞死性肝炎腺病毒)。第II型病毒造成的傷害比第I型病毒更為嚴重,因為它有較高的成鴿染病死亡率。這兩型病毒已成為近年來鴿病感染的前幾名。因為這個鴿病對我們賽鴿運動已產生莫大影響,而且讓許多鴿友感到困擾,我想如將果能夠將之說明清楚,對許多鴿友來說,會有相當幫助。對於這個病毒鴿友最常問到的問題是:感染這病毒會有那些症狀,又要如何處理才能預防或治療它。

               首先我來說明這鴿病發生的原因及過程讓大家了解。這個鴿病的源頭是一種叫做腺病毒(Adenovirus)的病毒。這兩種賽鴿易感染的病毒,亦會對數種不同的鳥類產生影響,只是依病理上界定的發病過程,它是屬於不十分嚴重的等級。因為它的形態結構特別,如以顯微鏡檢查可以很容易發現這病毒,但是卻很難用人工培養的方式,將它分離出來。大約是在20年前,第一次在賽鴿身上發現典型腺病毒I型;自此之後全世界陸續都有這個病歷的發現。而影響更為嚴重的腺病毒II型,於1992年間,也是第一次在比利時被發現的。第二型與第一型最大的不同點是,第二型會感染成鴿而且死亡率比第一型高得多。這病毒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只能以對症療法減輕症狀。而且這個病毒的發生在近年來更形嚴重。

               典型腺病毒I型的感染,就像上述所言,會對幼鴿產生影響。最常見的傳播方式是經由賽鴿的糞便,在鴿舍或者是訓練籠內,由病鴿傳染給其他的賽鴿。通常這類病毒寄生於賽鴿的腸道等待繁殖的機會,只要情況適合馬上會大量的增生,在它們增生後會對腸壁造成非常嚴重的破壞,甚至會弄破腸壁進入到血液循環系統。典型腺病毒I型產生的症狀來得相當快速,病徵為:嚴重的嘔吐、腹瀉,一般說來病鴿身體狀況會是非常差,在3到5天之間,會有大量的幼鴿受到感染,但是只有少數的幼鴿會因此而死亡。一般病鴿從發病到痊癒時間約為5到10天。如果併發大腸桿菌感染(E. Coli-infection),那麼痊癒時間會較長一些,所以在治療此病前最好先將大腸桿菌治療好,而且是愈快愈好。一些恢復得較慢的病鴿,可能是因為病毒在肝細胞裡增生,而肝細胞受到這樣的破壞後,需較長的痊癒時間。如果是這樣的原因,則在選擇染病後賽鴿的訓練時間上要詳加考慮。典型腺病毒I型的另一種較不常發生的病徵是,病毒感染了尚未離巢幼鴿,而令其發育遲緩,但是這只會造成一些的幼鴿死亡。

               腺病毒II型侵入賽鴿的肝細胞,在不斷地增生下,造成肝細胞的大量壞死。賽鴿染病後的前兩天,並不會造成其死亡,而只會有嘔吐與黃色下痢的徵狀。過後就會有大量的病鴿相繼死亡,死亡率會高得嚇人。值得一提的是,其他不受病毒感染的賽鴿,在5到6星期之後,還保持其健康狀態,沒有任何病症的呈現。經由腸壁或肝臟組織解剖研究的結果,我們可以下一個可以確定的結論,這些賽鴿並沒有受到感染。以這種檢驗方式,我們尚可以對其他鴿病做檢驗,如副傷寒 - 沙門氏菌症(Parathyphoid)、鞭毛蟲症(Hexamythiasis)、中毒(Intoxification)、鏈(鎖狀)球菌(Streptococcus)、嚴重的大腸桿菌腐敗(acute Coli-sepsis)…。

               這種病毒並沒有有效的疫苗可以徹底地防止。我們只能一發現幼鴿呈現腺病毒I型的症狀,儘速先治療大腸桿菌感染然後在做治療,事實上大部份的幼鴿都帶有這病毒只是沒有發病而已。避免傳輸或訓練時的緊迫產生,對避免這種病的發生會有相當幫助。對於腺病毒II型的防範之道在鴿舍的衛生、通風、及不要養太多的鴿子…等。這些要點都可以降低此病毒侵入的危險。

               總歸一句話,其實我們對於這腺病毒的出處與了解確實很少,而這原因又肇始於這病毒很難被分離出來。成鴿為什麼不受腺病毒I型的感染,我們可以說是因為先前已產生免疫力。而夏天出生的幼鴿與晚生幼鴿在它們出生當年,並不會受到腺病毒的感染,我們也尚未有這些幼鴿於當年被感染的病歷;然而它們卻會在次年被傳染。

               腺病毒影響賽鴿運動甚巨,如果能有有效的疫苗被發明出來,那將會是多麼受大家歡迎的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讓賽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