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幾十年來,日本人買了非常多荷蘭的賽鴿,他們尤其喜歡荷蘭隔日賽入賞鴿甚至比利時的。這種現象其實一點也不奇怪,因為荷蘭長距離賽鴿確實相當優秀,而長距離比賽在日本仍方興未艾。長距離比賽,像是聖文生(Sint Vincent)或是巴塞隆納(Barcelona)的入賞鴿,更是他們所喜歡的

然而,就如同世界其他地方的賽鴿運動遇到的問題一樣,日本賽鴿人口數逐年下滑,以至於近年來他們已不像以前一樣的買這麼多賽鴿了。

於是,台灣人取代了他們的位置,我是說在25年前。台灣的比賽制度與日本差異甚大,他們比的是幼鴿賽。另一個最大不同點是,日本鴿友爭取的是入賞獎杯與榮譽;而台灣人對這一點也不感興趣,他們只對一件事有興趣:入賞獎金。在台灣那裡只有贏得巨大額賞金,才會受到重視。

現今,台灣賽鴿比賽的主要形式是越海比賽,比賽常會因為一次的惡劣氣候而結束,但台灣的鴿友對這樣的結果似乎不太在乎。他們幾乎不舉辦老鴿賽,當一羽賽鴿因為作出太晚無法趕上掛環時間,沒有其他選擇,只能將牠直接淘汰。

想法跟以前不同:

在荷蘭與比利時,現在即使是好天氣的比賽,賽鴿運動仍然受到大量幼鴿損失的驚人折磨。以2014年7月22日事件為例,當天是奧斯特布拉班特省的幼鴿訓練比賽,平均歸返距離大約是110公里,當時天候是明亮且吹著穩定的逆風,然而,卻有大約50%的幼鴿沒能在時間內回到鴿舍。更令人想像不到的是,當地鴿友並沒有因為這事件的發生,而有任何驚訝的情形發生。這是因為這幾年來,鴿友對在晴朗好天氣的比賽失去一半的參賽幼鴿,早就習以為常。

為什麼會這樣:

沒人真正明白,以往“舊時代”時期,在這麼好天氣的比賽日子,從沒聽說過有類似事件的發生,而現在,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賽鴿迷失。這樣事件發生的後果是人們感到害怕,於是有太多的比賽因為各種規定而被取消。

例如,當天氣溫度達到攝氏30度或更高時,幼鴿比賽是會被禁止的。

在台灣,情況正好相反,清晨時賽鴿釋放時間只會比原先計劃的晚幾個鐘頭,台灣的比賽真的很不一樣。

除了無法出船的天氣外,參賽鴿友在比賽前交鴿上車時就會被告知,無論是天氣預報如何,賽鴿將會在隔天被釋放,他們的比賽是在各種天氣狀況下釋放賽鴿。正如前面所述,我們可以理解,為什麼許多鴿會在比賽的其中某一關就結束。

這種情況的比賽,往往只有少數賽鴿能夠幸運地在時間內歸返入賞。然而,如果有數以百計的賽鴿在最後一場比賽及時歸返,這時得依綜合成績領取牠們應得的賞金。

台灣與其他國家一樣,喜歡引進荷蘭或比利時的賽鴿,但他們失去購買賽鴿的領導地位,轉而換成中國人接手。 

11區
不令人意外的,一次比賽產生11個所謂的國家賽冠軍。

 

令人驚異的中國人:

中國人在購買賽鴿時的做法讓人嘆為觀止,因為他們幾乎沒有金額的限制。以博爾特地區,里歐‧賀特曼(Leo Heremans)的拍賣來說,為一羽賽鴿付出含稅400,000歐元,約50萬美金的拍賣金額;這是羽什麼樣的神鳥?牠甚至連一次鴿會冠軍也沒贏過耶,哈!

中國人要買最好的種鴿,然而我們都知道,實際上,他們買到的不是最好的,他們買的是名氣和血統書,其被商業洗腦的程度,已不亞於其他外國人。

對他們來說,第一名就是第一名;而對我們這些鴿友來說,購買前必須了解購買對象入賞的比賽形式,是什麼樣規模的比賽,競爭對手有那些人等等,購買要求的條件完全不一樣。

- 他們沒有意識到,某個區域比賽的競爭是比其他地方要強得許多。

- 他們只想要一羽“純種”的鴿子,並沒有意識到最好的賽鴿,其實大多是雜交的產物。

- 他們沒有意識到,有些鴿友在歐洲這裡常常會帶超過100羽以上的賽鴿去參加比賽,而其他人往往只交一個提籠的賽鴿。

在荷蘭這裡,當鴿友有7羽賽鴿入賞全國賽前一百等,這位鴿友的成績會讓人印象深刻。

而另外一位鴿友,同樣在這場比賽的前一百等裡,僅入賞2羽,一般說來,是不會給人留下什麼印象的。

然而,真實的情形是,第一位鴿友當次比賽交鴿75羽,甚至更多的賽鴿參賽,如果這樣,他的表現其實並沒有那麼的特別。

而第二位鴿友只交2羽賽鴿參賽,2羽都入賞前一百等,這才會是造成轟動的真正原因。

但我從未聽說過,中國鴿友詢問他購買的對象鴿友,在得到好成績或是所謂的好成績後,他真正交了多少羽賽鴿上鴿車參賽。

巨大的改變:

2014年情形就不一樣了,中國人沒有像先前幾年那樣,他們已不再購買那麼多數量的賽鴿,也不再用巨額資金購鴿。

因為我很想知道他們是不是已經變得更聰明了一些,於是問了一些中國朋友,為什麼他們國家的同胞,已不再是賽鴿的大買家,為什麼他們變得少買賽鴿,轉而尋找便宜的賽鴿。

改變的原因說明:

以下是他們告訴我的:

賽鴿運送變成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過去沒有什麼比送賽鴿到中國更容易的事了,如果有賽鴿要運送,只要聯絡貿易公司,三天後就可以收到。而且每羽賽鴿的發票金額是30歐元或更少,運送籠裡的賽鴿隻數即使與發票上載明的不一樣,也沒問題,因為不會有人打開籠子檢查。

但是由於這是歐洲與中國進出口商的違法行為,現在海關當局已經變得非常嚴格了。

無論是在歐洲或中國,賽鴿進口不但必須經過檢疫流程,還有很多文件要填寫,一個小失誤可能足以讓一個整個貨運出問題。

-衛生法規與檢疫是非常嚴格的,而這樣的結果讓買家變得非常小心,當然必須要不害怕繁複的運送流程。

中國海關當局在發票購買金額上,已不再允許低得離譜的數字。他們要求登錄實際的購買金額,買方更必須支付不低於23.5%的進口稅。

所以說一羽80,000歐元的賽鴿,已是價值不菲了。

-此外中國鴿友發現,歐洲人賣很多垃圾給他們。當然部分原因是他們自己的錯,因為,他們對那張紙,就是所謂的血統書,有著過高的期望。

2014年只有傻瓜才會想買純詹森(pure Janssens)、純休斯肯.萬瑞爾(pure Huyskens)或1978年聖文生(Sint Vincent)國家賽冠軍的後代。

讓我引述一位中國鴿友匯款時在附註上對我說的話: “我還是會繼續購買賽鴿,但從現在開始,我不會買入賞鴿的直孫,還是牠的姪子女,我只會買入賞鴿本身”。

誇張的做法:

就像日本在過去也跟現在的中國人一樣,他們都希望購買全國冠軍鴿。然而,現今有太多這種名目的比賽,而且其參賽鴿數比起其他比賽相對低很多。更還有比賽管理不善的事件,像是比利時在某個週末,一天舉辦了三場國家級比賽,這造成每場比賽參賽鴿少得可憐。

加上比利時現在將全國分成好幾個區域,以至於一次比賽會有好多羽所謂的國家賽冠軍鴿。

過去,東方人都會爭相購買國家賽冠軍鴿,今天,鴿友在比利時贏得全國冠軍,卻已然沒幾個人會去接洽購買,這是可以理解的:國家賽冠軍鴿越多,價錢越低。

結論:

過去十幾年,荷蘭和比利時鴿友做了許多種鴿販賣生意,我想,這樣的好時光恐怕再也回不來了。

而這樣的錯誤,難道不是自己做出來的嗎?

過去,不夠好的賽鴿會被淘汰。

今天,他們都被放在一個等待國外買家的巨大展示場。

在這同時,我問自己,如果沒了中國買家,是有多少鴿友會一次出賽75羽或更多的賽鴿。

 

Ad Schaerlaecke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陳讓賽鴿 的頭像
    陳讓賽鴿

    陳讓的賽鴿知識天地 -- 觀念決定態度,態度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

    陳讓賽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