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7SHUN86654.jpg

為什麼說賽鴿育種是門藝術?因為育種工作執行完成後的篩選過程影響因素太多,造成最後呈現的結果不確定性太大。

      陸比因為作弊與鴿網猖獗改成越海比賽之時,大多數鴿友剛開始莫不是一邊參賽一邊摸索海翔的飼養方法與參賽模式,三十幾年過去的今日,改進的海翔育種與養鴿手法,仍不時有鴿友不吝惜地在網路或鴿刊上發表自己的心得,供大家參考。由此可知,與時俱進的海翔比賽,還是有許多尚能繼續進步的知識,等待有心鴿友去發掘。

      自從台灣賽鴿比賽制度改為越海賽後,地理環境屬海島型氣候的台灣本島,一年四季受到海洋氣候多變的影響,常年吹著不穩定風向已是常態,加上我們飼養的賽鴿天性與身體結構,不是遷徙型的候鳥體態,真要說的話,賽鴿體型還真不適合在海面上長距離飛翔,更不要說比賽時遇到逆風或側風了。因為這樣的認知,所以我個人認為,台灣海翔賽制歸返率普遍不高的最主要原因,其實肇因就是在此。而台灣南、北雖只有四百公里的距離,但是因為地理區域的關係,南部屬熱帶,北部屬亞熱帶,天候因素形成的差異,從而造成南、北海賽制的不同。當賽制固定後,聰明用心的鴿友很快地發現其中某些訣竅,在運用得當後參賽入賞機率馬上提高。然而,年復一年,比賽時用盡所有可以運用的手法後,發現唯有回歸到賽鴿最初的本質優秀鴿種,才有持續征戰沙場的本錢。

      所以參與賽鴿比賽,幾乎每個人都會說,比的是那一滴血。而這也說明了大部份的鴿友,其實是相信鴿種在比賽中佔有絕對重要的地位。只是我們讓賽鴿參賽,影響牠入賞的因素還有很多,譬如說,比賽當時的天氣、鴿子本身的體能與健康程度、飼手的養法與處理...等等。這許多的不確定因素,常常在比賽後,讓鴿友不由得質疑起自家鴿種的適用性。其實,仔細研究台灣本島地理上是南北狹長,中央有連綿高山,西部寬東部窄。賽鴿自海上釋放後,除了受到海上氣流、風向、風力的影響外,比賽距離越遠登陸點就相對越狹窄;好不容易上岸後,因為中央山脈的阻隔,賽鴿只要登陸點偏離與自家鴿舍的距離就會差了許多,如果沒及時回頭,失格是常常可以遇到的。

      況且賽鴿的飛行路途,並不如我們鴿友想像,可以從釋放地點到鴿舍ㄧ條直線飛行。拜科技發展快速的好處,鴿友可以參考網站上研究發表的GPS定位追蹤賽鴿飛行軌跡的照片,就會充分地了解此一事實。多張飛行軌跡照片裡,鴿友最應該參考的是天候不佳比賽時的GPS軌跡圖,當發現賽鴿真實飛行距離超乎我們想像許多後,在不免讚嘆賽鴿飛行能力的同時,是不是還要回過頭來檢討作出參賽的鴿種?

      以筆者參加的北海比賽來說,西線鴿會從台南到台北,東線從花蓮到宜蘭,所有賽鴿全部在基隆港集合出船。當賽鴿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釋放後,鴿群會互相集結往台灣本島飛行。短距離與中距離鴿會的賽鴿,可以因為風力、體力足夠而興致高昂地高飛,常常造成走錯路、跟錯群,等送完別人再回到鴿舍往往已經失格。鴿友為了克服這個難題,不明究理的依循前輩的告知,比賽時期以相當清淡的飼料餵養比賽鴿,用意是使賽鴿身體裡的能量儲存,剛好夠回到鴿舍,期望賽鴿因為飢餓而不會亂飛、亂跟群。事實上,飢餓養法有它的局限性,對賽鴿生理沒有通透了解前,驟然實施可能會有一、二次的效果,再來一定會出現問題。對賽鴿食物缺乏的研究結果說明,賽鴿3天沒有食物供應,會失去體重的5%,當我們恢復正常供應食物後,原本體重需要花五天的時間才能恢復回來。缺少食物8天,則會有15%的體重損失,要再恢復失去的體重得花10天;沒有食物供應19天,會造成25%的體重損失,要恢復這方面的損失需15天以上的時間。再從先前的段落說明,賽鴿飛行的路徑會因為許多因素受到影響,不知變通地的執行限制飼料的養法,只要遇到一次氣候不佳的殺關,海上飛行時間拉長,因為賽鴿能量儲存不足,結果一定會是大量失鴿。所以說,參賽如果必須要不斷地重複執行如此繁雜的調節、調整工作,就是神仙也可能在過程中出錯,誰願意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既然如此,何不回歸基本面,從鴿種改善開始!

 

以下是我們鴿舍在經過桃園強豪整過,開始建構參賽前,一位鴿友到舍拜訪的故事:

他跟朋友到鴿舍拜訪,一位剛開始養鴿蠻有個性的年輕人,聊天時他自己說,幾年來為求養鴿知識,除了研讀過許多鴿書外,還找了一位鑑鴿相當厲害的吉林會參賽師父教導,自認自己已學會師父八成的鑑鴿能力,所以四處拜訪鴿舍用以磨練自己的能力。接下來,開口要鑑賞鴿舍裡最發揮的種鴿;當時,老實告訴他,我們並沒有真正發揮的種鴿,因為一切都還在建構中,所以五關入賞的賽鴿一羽也沒有,他明顯地露出一臉失望。

上鴿舍,在外面看了一下後,告訴朋友他在鴿舍外面抽煙就不進鴿舍了,朋友為了緩和氣氛馬上說有沒有新進的種鴿可以觀賞。捉出兩羽朋友送的,是參加彰化和美會陸上比賽的姐妹鴿56 & 57,也將幾天前肯史旺先生從美國寄來的六羽種鴿,捉出鴿舍請他鑑賞。

他開頭就問兩羽姐妹鴿成績如何,鴿會五關結束賞30等,56五關綜合32位,57五關綜合34位。他說,這樣成績的賽鴿怎麼會留下來當種鴿?如果是前十等的還差不多。其中57長得有點寬,更不得他的緣。六羽進口種鴿,因為都是沒有成績的晚生種鴿,他也沒興趣捉,最後拗不過朋友的要求,勉強一一地捉上手,最後他說,這些種鴿並不是上乘的種鴿,他尤其不喜歡一羽舉肩且非常膽小的帶瓦色的灰公,這羽除了眼睛銳利一些外,沒有其他特色。下樓後,跟朋友聊一下寄翔的細節後,隨即告別回去。

5657比第五關時,我跟老么各帶著老婆到和美朋友投資的鴿舍去等鴿,聊天中知道鴿主採用限料的方式參加比賽,該季總計參賽35羽賽鴿,這兩羽賽鴿是鴿舍戰到第五關唯二倖存的賽鴿,只要第五關當關頭批,就有可能入賞,兩羽賽鴿前後腳歸返,可惜的是二批頭,成績公布五關都沒有入賞,朋友在失望之餘,將兩羽賽鴿送給我們。

那羽眼睛銳利、舉肩且非常膽小的灰公,是肯世旺先生引進自諾伯兄弟血系的種鴿下代,兄姐多羽入賞,是肯世旺先生鴿舍的主要血系,特別撥一羽送我。

過些時候,我們用舉肩灰公配57,當時的想法是希望能夠將兩者的體型綜合,第一孵作出自己使翔,新店大文山秋季五關綜合四,第二孵作出寄翔汽車修理廠朋友處,同樣參加的是新店大文山會春季五關綜合八,之後這對種鴿成為鴿舍主力,下代單關、綜合、暗組成績都還算不錯。

        育種是門藝術,有人專注眼誌,有人摸手感,還有人只看成績;條條大路都有人因之成功。然而,眼誌、手感、成績的建構重點,不就是賽鴿表現出的優秀血統,育種不就是要讓這特點顯現?大多鑑鴿失敗的例子,除了鑑鴿者能力不足外,都是敗在大自然遺傳的奧妙,兩羽被評鑑為差字等級的種鴿,連續作育出入賞下代,歹竹出好筍,打倒所謂的專家還真時有所聞。鑑鴿的作用在提高育種成功機率,只要我們設下標準,就或多或少有個人的見解在其中;對的時候是見解,錯的時候則是偏見。

        要真正懂育種,難,真的很難,有沒有所謂的捷徑?有,還真的有:找血統優秀的上代種鴿,配對後,作育數羽下代參賽,重複這流程,終將走出自己的一條路。簡單的笨方法,只要多走幾步路,能夠堅持的人,就可以看到成功的契機。只是,怎麼找到優秀種鴿,那當然是另外一回事了。

引進種鴿的注意事項:

一、引進與有比賽成績相關的種鴿:參與賽鴿比賽要的就是在賽場上獲勝,相信龍生龍鳳生鳳,引進入賞鴿亦或是與入賞鴿有相關血緣的種鴿,作育出入賞下代的機會肯定也會比較高。這種引種模式,也是歐洲成功的養鴿家們所使用的方法,自有賽鴿活動以來,歐洲大部份成功鴿友的介紹不都是這樣,他們引進強豪的優秀種鴿下代,然後作出入賞下代,然後在鴿界占一席之地。

二、言語殺死的獵物搬不上馬,嘴巴殺死的獵物剝不了皮。廣告的滲透無遠弗屆,要讓自己有能力去分辨真相是什麼,否則事後再來後悔,只能怨自己的無知。賽鴿是門學問,要學也要問,不會的可以學,不懂的就要問,去問那個會告訴你實話的鴿友,並且記得多問幾個人。為了讓鴿友相信使用許多華麗的文藻堆砌它要推銷的貨品,就是現今廣告的功能。在資訊爆炸的現在,雖然我們都知道誠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可是許多想賺你錢的人,他們做的是生意不是做人。夏拉肯曾經說過:我實在不明白,為什麼人們買鴿子的時候要看鴿子的眼睛?他們應該看的是鴿主的眼睛!

三、賽鴿的遺傳其實一點也沒那麼簡單,有規則必定有例外的情形也發生過,不用太執著某種的配對模式,也不用太在意別人的批評,只要是行得通的育種模式就是好的模式。賽場上勝者為王。坊間許多鴿友用公、母鴿XY染色體,來說明鴿系對公母鴿的遺傳走向,這想法在某些方面是對的,可也不是那麼地正確。因為XY染色體確實是決定賽鴿性向的主要因素,然而,並沒有研究顯示,這性別染色體與種鴿遺傳給下代的資質有確實的關係。我們可以相信某些鴿系確實有性別遺傳的特質,但是僅止於此,把這種觀察得到的知識,放在賽鴿育種上一體適用,恐怕會差之千里不只。飼養賽鴿不是參加選美,身型漂亮,手感一流,眼誌特殊,並不意味牠就是一羽優秀的賽鴿。

四、鴿友依據自己的學習,列出多種選鴿要求,不管是握鴿在手,亦或是棲架上行為的觀察,看鴿眼,看翅膀,看肌肉,看骨架...都可以,因為有用的學習都是好學習,但請記得,我們在外表看不到賽鴿腦袋裡的東西--定向與歸巢能力,才是我們想要得到的。

競翔的環境其實是很殘酷的,勝了,就會有許多人用各種方法來引進你的種鴿與技術;敗了,不會有人可憐你,一切的結果只能自己去承擔。賽鴿獲勝的關鍵是好鴿子,這道理簡單到許多的鴿友不怎麼重視,因為拜置入性行銷廣告的影響,讓許多鴿友相信成功有秘訣、有秘方、有秘密。還懷疑冠軍鴿友是因為保有這些不存在的事實,而獲得成功的。其實,他們的秘密就只是在他有好鴿子,您真的要相信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讓賽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